明明是自己很认真精心策划写出来的开发信,每次发出去后也自我感觉良好,满怀期待地等待客户回复。可最后大多数总是石沉大海,获得的回复寥寥无几。有些人的开发信内容很容易陷入以下几个误区,也是国外客户经常收到却最讨厌的几种类型:
老外最讨厌的开发信你中了吗
1. 开发信没有遵从"KISS"原则
生意人很少有时间花精力看长篇大论的邮件。一目十行过去,如果捕捉到的是极其无趣的工厂介绍,包括创办于哪一年,工厂员工人数规模,获得了哪些资质证书,甚至厂房面积多大都陈列其中,那简直是花样作死。
有的邮件干巴巴地拧出一个总结,就是我们公司价格最低,质量最好,服务最棒。反反复复都是千篇一律的词“competitive, best prices, very good”,看上去毫无亮点,直接被客户“pass”掉。
另外,不要为了追求简短的原则,硬是矫枉过正,结果变成一句话:
"Hello, I am selling XXX. Call me and discuss more."
之类的无营养营销内容。
2.数据不够清晰,没有说服力
比如:We provide the quickest delivery to serve you better.
为了更好服务你,我们提供最快的交期和最低的价格。
最快的交期?和谁比较?诸如此类的还有“我们提供最好的服务,最好的质量,我们的客户遍布全球各地”,都是空洞无物的陈词滥调,难逃吹嘘之嫌。
如果改进上面这句话的表达:
We can get your goods delivered in 48 hours.
直截了当地说明最快两天交货,比“我们提供最快的货期”是不是更加具体、有吸引力呢?
3.正确完整的开发信应该是这样的
开发信正文的核心内容应包括:
明确的称谓
Hello / Hi XXX
(对方的名字)
Hello Purchasing Manager
(对方的职位)
请避免用Dear Sir/ Madam 这些比较官方,且一看就是群发的词汇。
说明你是如何获得对方的信息,帮助对方初步建立信任。
如果有引荐的:
(引荐人名字)suggested I contact you.
如果是展会上获得的联系方式:
It was a pleasure to know you at XXX fair in (城市/国家)或We met at XXX in (城市/国家)+时间
如果是网上获得的联系方式,则要换一个婉转的方式:
Noticed you are in the market for (产品)或Glad to know you are in XXX industry.
说明为什么与对方联络?
这个问题是开发信里最核心的内容,其实也是价值的传递——我可以为你带来什么。
当你说明清楚彼此的共同联结时,也回答了对方心中的一系列疑问:我认识你吗?你怎么知道我的?我为什么要放下手头工作看你的邮件?有什么动力回复你?
任何一个行业,从上游到下游,因为分工协作关系的内容、生产线的不一样,价值点也各不相同。介绍产品/服务优势,建议以公司内部强调或个人所观察总结到的为准。
提及行动号召 – Call to Action
§比如询问客户是否需要产品目录挑选?
§比如询问客户是否有时间电话沟通?
§比如询问客户是否需要你提供样板?
§比如希望对方收到邮件后有需求联系你?
§还是希望对方给你机会,进一步给他更多的介绍?
这一步是为了让客户给点回应,如果你没有明确的行动召唤,客户看完邮件就叉掉了。
写开发信应牢记的重点和发送原则
开发信的重点无外乎两个:
§1你是谁?(简单介绍即可,除非你的公司在行业里如雷贯耳。)
§2你们的卖点在哪?(很重要,需要简单但一语中的地把自己的产品优势说清楚。)
如果你们公司有几百上千类产品,可以挑选一两个热销款式。
不同市场热销款式不一样,不要把适合中东市场质量的产品推荐给美国。
也不要把欧洲能接受的产品推荐给非洲。
购买力和需求不一样,要仔细分析,即便批量发也要分国家和地区。
开发信不要群发,千篇一律地发纵然很快,但退信率高,到达率低,客户体验感差。我还是推崇有目标地发开发信,这样回复率相对会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