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材直接出口概况
近两年,地产下行持续拖累用钢需求,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材出口成为缓解国内供给压力的重要渠道。整体出口情况呈现“量增,价减”态势。2023年,我国钢材出口量同比增加36.2%,而出口均价同比下滑34.68%。2024年1-10月,出口量达9189万吨,同比增加23.3%,整体出口量有望接近2015年的最高点。然而,1-10月出口均价同比下滑18.72%,为2018年以来的最低点。
推荐使用格兰德选市场(https://www.x315.cn/chooseMarket?share=GETXO),帮助你分析钢材的市场情况,包括市场规模(中国出口总体规模、全球进口商分布),国际趋势(出口数量趋势分析、出口金额趋势分析、出口平均价格趋势分析),国内分布(出口商省份分布)
钢材出口均价走势与国内钢价以及铁矿普氏价格指数大致一致。不过,2022年出口均价创下历史新高,与国内钢价、铁矿价格出现明显差异。2021年,受全球流动性极度宽松、国内压减预期以及供需双旺的影响,国内钢价在2021年8月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下半年,由于粗钢压减落地,钢价下滑。由于接单到出口通常有1-3个月的交期,我国的钢材出口均价在2021年底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尽管原料成本以及出口价格较2021年最高点有所下滑,但受俄乌冲突以及全球通胀的影响,钢材出口的月均价格整体仍处于偏高水平。
从出口品类来看,2015年以来,板材出口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当前占比超过六成。2023年,钢板占钢材总出口的比例约为66%,2024年1-10月继续上升至68%。2015-2023年,棒线材的出口比例由39%下滑至12%左右。板材出口比重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2016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叠加环保政策等因素推动了国内板材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和企业转型升级,使得具备先进制造装备和工艺的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2020年以来,国内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升级,高质量、高性能的板材需求增加,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随着东南亚等国家的快速发展,对于板材的进口需求增加;三是像越南、土耳其等出口目的国成本较高,我国钢材具有成本优势,价格具有竞争力。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我国钢材主要流向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在我国的主要出口国家中,2023年出口至印度、阿联酋、巴西、越南、土耳其同比增速较高。2024年,对土耳其的出口增速放缓,但对其他几国的出口仍保持较高增速。2024年直接出口至欧盟七国和美国的量同比增加,但占比分别仅为2.85%和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