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出口的注意事项
1. 政策与法规风险
出口管制:
某些高强度钢材(如可用于军事用途)需申请《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
关注目标国反倾销政策(如欧美对中国钢材的反倾销税)。
关税壁垒:
提前确认进口国关税税率及原产地规则(如利用FORM E降低东南亚关税)。
2. 质量控制与认证
标准差异:
确保钢材符合进口国标准(如美标ASTM、欧标EN、日标JIS)。
提供中英文对照的材质报告(Mill Test Certificate, MTC)。
验货环节:
建议买方派员或委托第三方(如SGS)到厂验货,避免货到后争议。
3. 运输与保险风险
货损预防:
海运中钢材易受潮锈蚀,需加强包装并选择干燥集装箱。
散货船运输时,避免与其他腐蚀性货物混装。
保险覆盖:
投保一切险(All Risks),覆盖运输途中意外损失。
4. 汇率与支付风险
汇率波动:
签订合同时锁定汇率,或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如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易)。
信用证陷阱:
严格审核信用证条款(如软条款、单据要求),避免银行拒付。
5. 客户信用风险
背景调查:
通过中信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评估买方资信,避免坏账。
对小客户要求预付款(如30%定金)。
6. 知识产权与专利
技术合规:
出口特殊钢材(如专利合金钢)需确认不侵犯目标国知识产权。
7. 售后服务与纠纷
争议解决:
合同约定仲裁地(如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避免跨国诉讼成本过高。
8. 环保与社会责任
绿色合规:
出口欧盟需符合REACH法规(化学品注册),避免因环保问题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