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关,也就是“灰色清关”,产生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急需进口大量廉价产品,而海关清关手续又相对繁琐的背景下。为了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这些清关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通过低报货值、少报重量和瞒报品名等手段,使批量货物以明显低于国家法定进口税率应缴税额通关,这种清关方式在中俄边贸上盛行一时。
灰色清关存在的原因主要有:
1. 历史原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市场商品供应紧张,俄政府简化了海关手续。
2. 市场需求:俄关税水平较高,中低收入者需要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正规清关的商品价格高昂没有市场。
3. 利益驱动:俄罗斯清关公司、海关官员以及其他职权部门结成利益共同体,对灰色清关采取纵容扶植的态度。
4. 制度原因:俄罗斯长期缺乏符合市场经济且与国际接轨的法律制度。
灰色清关虽然能降低成本,加快通关速度,但也存在诸多风险,如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一旦出现问题,买方可能会丧失货权,且法律不会给予保护。此外,灰色清关代理人所采用的境外支付渠道往往不合规,买家可能面临资金损失或金融监管机构检查风险。
随着俄罗斯政府对增加税收的期望增强和灰色清关中伴生的腐败问题日益严重,俄罗斯开始采取措施根除这种非正常的贸易方式。从2004年1月1日起,俄罗斯施行新的《海关法典》,加大通关程序的透明度,简化通关手续,并着手打击灰色清关行为。因此,对于灰色清关不应再有任何侥幸心理,出口企业应采取合法的清关方式,避免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灰色清关对俄罗斯当地经济的潜在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税收流失**:灰色清关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因为清关公司通常通过低报、漏报、少报或假报等方式来降低实际的关税成本。
2. **市场秩序扰乱**:灰色清关的存在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使得合法经营的企业难以与通过灰色渠道进口商品的企业竞争,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
3. **法律风险**:灰色清关的商品由于缺乏合法的通关手续,一旦遇到检查,货主可能因无法提供海关合法有效的文件而导致货物被查抄,给商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4. **社会不稳定因素**:灰色清关的存在与俄罗斯官员腐败、黑社会势力有关,这不仅损害了政府形象,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5. **贸易统计失真**:由于灰色清关的存在,中俄贸易统计数字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两国贸易数据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6. **消费者权益受损**:灰色清关的商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由于缺乏监管,一旦发生问题,消费者难以维权。
7. **贸易发展受限**:灰色清关的商品无法进入正规商场和品牌店销售,限制了中俄贸易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8. **国际形象受损**:频繁发生的查扣事件损害了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影响了其与其他国家的正常贸易关系。
俄罗斯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顿,如实施新的《海关法典》,加大通关透明度,并对灰色清关进行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