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如下:(一)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二)信用欺诈,司法约束严重不足;(二)信用欺诈,司法约束严重不足;(三)企业内部职责不明,无章可循;(四)资信调查渠道闭塞,金融机构信息不畅。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
客户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
宏观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外贸信用的走向和预期。贸易政策改变、宏观管理失误、经济滑坡、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及竞争的激烈程度等因素均会导致外贸信用风险的产生。
(1)只要有关市场规范的政策进行了修改或变动幅度加大,就可能预示着该国市场上有比较大的经济风险,这肯定会增加与该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发生外贸信用风险的可能性,甚至导致某些企业遭遇外贸信用风险。
(2)一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发生变化,包括关税政策及非关税政策(如反倾销措施、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也会增加与之相关的贸易行为产生损益的可能性,增加外贸信用风险的不稳定性。
(二)信用欺诈,司法约束严重不足
尽管国际社会为促进世界贸易公平、健康地发展已制定了一系列公约或规则,但对于如何惩治信用欺诈行为尚未制定足够完备和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规定。信用证结算方式已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活动的现象仍屡禁不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未制定反信用证欺诈的法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国际上信用欺诈者的气势。
(三)企业内部职责不明,无章可循
(1)企业各部门在具体行使职责时,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的机制,从而造成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货源组织、租船订舱、货款跟踪等诸多环节中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企业内部缺乏一个统一的信用风险防范操作规则, 不少制度规定过于粗略、模糊,制度落实执行的刚性较差,有令不行,行而不严的现象较为普遍。
(2)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导致外贸企业在信用管理过程中没有针对客户信用档案的建立,投信额度的确认和信用中期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3)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大多由财务部门来担纲。一方面, 财务部门缺乏信用评估和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财务部门介入信用管理往往已处于后期追账阶段。由于缺乏前期的信用评估和中期的债权保障,财务部门追账的效率较低。
(4)企业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国际贸易业务知识贫乏,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不能正确地选择结算方式和结算条件,合约漏润百出,对应收账款监控不严,对拖欠账款缺少有效的追讨手段等。
(四)资信调查渠道闭塞,金融机构信息不畅
企业进行资信调查的意识薄弱,渠道狭隘。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具备建立系统性社会征信系统的条件,但信息网络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情况仍较为严重。大部分企业在信用风险上吃了大亏,同时没有把风险情况进行共享,使其他企业遇到相同的诈骗情况时无法分辨,这种现状在无形中增大了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资信调查渠道闭塞。
对此,外贸人可以来格兰德外贸平台申请出具信用报告,根据上述信息对客户的信誉做出判断,避免货款以及货物出现风险。
以上便是客户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广大外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