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贸业务中,海关数据与企业背景调查(背调)的结合应用是降低风险、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海关数据与企业背调的结合应用
一、客户背景调查
1. 数据筛选与整理
筛选目标客户:通过海关数据平台(如格兰德海关数据平台),输入产品关键词或HS编码,导出近1-3年的进口商名单。
过滤技巧:优先选择采购量稳定、采购频率高的客户,避免一次性采购的客户。
2. 客户真实性验证
核实信息:结合海关数据中的公司名称,通过LinkedIn、官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补充企业信息,包括公司规模、业务范围、决策人等。
关键点:关注客户是否已从中国采购,避免重复开发。
3. 业务规模和交易趋势分析
分析记录:通过海关数据中的进口和出口记录,了解客户的业务规模、产品需求和采购周期。
数据指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识别客户的采购趋势和高峰期。
4. 识别潜在的供应链和合作伙伴
供应链分析:通过海关数据找出客户的进出口伙伴,了解其供应链和市场覆盖范围。
工具应用:使用供应链分析工具,洞察客户的合作网络,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
5. 评估潜在风险
风险检查:检查客户是否有海关扣押、进口退货等不良记录,判断其履约能力和支付风险。
风险评估:利用风险评估功能,结合海关数据和客户背景信息,提供全面的风险分析。
二、供应链优化
1. 供应商寻源
反向查询:针对某类原材料,查找全球主要出口商,对比价格、运输时效(如通过起运港/目的港判断航线)。
2. 物流成本优化
运输方式分析:分析同类商品的主流运输方式(海运/空运)、港口选择(如美国东海岸 vs 西海岸),优化物流方案。
数据指标:对比不同路线的平均运输时间、运费波动(如旺季附加费规律)。
3. 风险预警
突发风险:监测目标国家突发性进口限制(如反倾销调查)、清关政策变化(如印度BIS认证)。
长期风险:跟踪客户采购量下降趋势,预判合作风险,提前布局替代市场。
三、市场研究与分析
1. 市场趋势分析
行业动态:通过海关数据监测目标国家或地区的供应商变化,了解行业和市场的动态。
竞争分析:分析海关提单中的发货人名称,了解同行的供货量和客户群体,调整市场策略。
2. 地域需求分析
目标地域: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布局,确定目标地域,分析海关数据中的进口量、增长率、进口来源、价格等指标。
企业需求:确定目标企业类型,分析海关数据中的进出口企业类型、产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