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福建某公司
进口商:德国某公司
案例背景
首次合作,全额赊销?
福建某公司与德国某公司通过一个知名的网站交易平台相遇,两家公司在初步的沟通中都展现出了较强的合作意愿。然而,在谈判的过程中,德国公司提出了一个令福建公司感到不安的要求:全额赊销交易。对于初次合作的伙伴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申请限额,打消疑虑!
德国公司似乎意识到了福建公司的顾虑,主动提出通过申请信用保险限额来降低交易风险。福建公司在进行了一番调查后,确认德国公司确实拥有一定的信用保险额度,这取得了福建公司的信任,但并未投保。
于是双方在信用保险限额的范围内,达成了一笔价值30万美元的订单。
货发第三方,留下凭证!
合同签署时,德国公司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货物需要发往他们设立在意大利的分公司。但德国公司主动通过书面合同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正式告知福建公司这一变更,并留下了书面凭证。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福建公司的疑虑。
货款未到,人已失联?
福建公司按照要求将货物发往意大利后,德国公司却迟迟未能支付货款。
福建公司在多次尝试联系对方,但德国公司公司和意大利公司邮件、电话等方式的联系始终未予回复,均已失联。
风险识别与分析
一方面为了获取更多对方的联系方式,另一方面想搞清楚对方拖欠的缘由。
福建公司迅速采取行动,联系了“催全球”调取了的德国公司和意大利公司的企业信用报告,并委托当地渠道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揭示了几个关键的疑点:
1、贸易单证的虚假性:
尽管贸易单证看似齐全,合同上也有德国公司的签章,但根据合同和签章中的地址信息,催全球当地渠道实地考察发现,其早已经搬离了注册地址。
2、公司造假
通过报告信息联系该德国公司后发现,该德国公司根本不知道此次交易,且并未在意大利设立分公司。 意大利公司使用的邮箱为gmail公共邮箱,与报告中的德国公司的官方邮箱并不一致。
3、空壳公司的疑点
根据意大利公司报告显示,意大利公司为个人独资公司,虽然注册了一段时间,但几乎没有经营活动,且其注册和经营地址信息模糊不清,仅定位到某街区,无法找到确切的位置。疑似是一个空壳公司。
综上疑点推测,该案件真正的买家可能就是意大利公司,所谓的“德国买家”是冒名顶替真正的德国公司!冒名者可能通过伪造公司文件、印章等官方文件,主动申请信用保险授信额度,以及留下货发第三方书面凭证,都是以此为其真实性背书,打消福建公司的怀疑,从而骗取货物。
应对建议
在国际贸易中,欧洲地区虽然以健全的商业制度和法律环境著称,但诈骗风险仍然存在,遇到货发第三方的情况,收货方集中在保加利亚、希腊、乌干达、意大利等清关提货手续便捷的国家各位出口商更需谨慎。以下是针对出口企业在首次与第三方交易时的一些建议,以降低风险并保护自身利益:
1、买方资信调查
详细调查:在签订任何贸易合同之前,出口企业应通过催全球等专业的信用机构,调取最新的买方资信报告。
关键信息:着重了解买方的实际控制人、注册和经营地址、法人或授权签字人的详细信息、经营范围以及官方联系方式。
2、转港贸易与第三方交货
差异关注:对于买方注册地与目的港不一致的转港贸易,或指示提单交货给第三方的情况,出口企业应要求买方提供书面的合理解释。
官方邮箱:验证买方使用的邮箱是否为官方邮箱,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
3、新买方的风险评估
警惕新买方: 在大型交易会或在线平台上认识的新买方,尤其是那些主动询问信用保险限额的买方,需要特别警惕。
约定预付款:在合同中约定部分预付款项,确保买方使用公司账户支付款项。
4、控制货物物权
保持信息一致:出口企业应保持提单上的出运信息与信用保险限额买方的信息一致性。
选择货代:尽可能使用自己选定的货代公司,以便在必要时能够控制货物的物权。